立即下载
好人聚力量 服务解民忧——记全国“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衡阳市模范好人志愿服务队
2025-09-04 17:00:49 字号:

好人聚力量 服务解民忧——记全国“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衡阳市模范好人志愿服务队

编者按

今年7月底,由中央社会工作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联合评选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正式发布,我省11个志愿服务典型上榜,包括4名“最美志愿者”、2个“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、2个“最佳志愿服务项目”和3个“最美志愿服务村(社区”。

在今年7月底举办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发布仪式上,衡阳市模范好人志愿服务队凭借六年深耕基层的实绩,摘得“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称号。

这支从693名“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”中遴选骨干力量组建的队伍,自2019年9月以来,以“群管群治”为定位,累计开展活动3万余次、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8.7万余件次,成为衡阳大地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志愿服务队成员在汇聚好人故事,传播衡阳好声音故事汇上宣讲。

管理创新,织密三级服务网

如今,“好人志愿服务队”的求助热线,已成为不少衡阳群众的“贴心依靠”。这份信任的背后,是服务队精心搭建的立体服务网络。在组织架构上,服务队构建起“市级统筹规划、县级细化落实、街道乡镇精准对接”的三级管理体系,再辅以“三级模范好人”志愿服务“月、季、年度”考评机制,实现了志愿服务信息在12个县(市、区)高效流通,志愿服务资源优化配置,服务触角直达村(社区)。

在服务模式上,服务队创新推出“三访三办”机制:每月深入社区孤寡老人家庭,耐心倾听老人们的诉求,细致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难题与期望;每季度,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,分析问题的根源与共性,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;年底进行全面评估优化,回顾一年的服务成效与不足。再以对接即办、联动联办、跟踪督办的方式,联合民政、人社等相关部门精准破解难题。

家住蒸湘区蒸水社区的独居老人周奶奶,因子女长期在外务工,家中屋顶漏水却无力维修,生活陷入困境。湖南好人阳世辉带领志愿者在常规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后,依托“三访三办”机制迅速响应,协调专业施工人员上门修缮房屋,后续还定期回访,确保问题彻底解决。周奶奶握着志愿者的手感慨道:“你们比亲人还贴心!”

蒸湘区温家台社区打造“好人街”,集中展示66位本地好人事迹,形成“学好人、做好事”的商圈文化,纠纷投诉率同比明显下降。

队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。

榜样聚能,点燃全民志愿热潮

“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,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。”衡阳市模范好人志愿服务队始终以榜样为火种,点燃全社会的志愿热情。中国好人王永红通过线上线下微宣讲,用自身经历传递奉献精神,累计带动近万名“衡阳群众”加入社区治理。以王永红为代表的“好人宣讲团”走进校园、社区开展“三巡六进”活动380场次,开设“好人直播间”讲述暖心故事,单场最高点赞量超100万,让“好人精神”传遍雁城街巷,不断点燃群众参与志愿的热情。

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,服务队孵化出上千支志愿服务分队,培育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志愿品牌。“银龄智慧课堂”中,中国好人彭林富带领教师志愿者团队走进常宁塔山边远山区,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。82岁的王爷爷学会微信视频通话后,每天都能与远方的孙子“见面”,他激动地说:“现在我也跟上时代了!”2023年,珠晖区衡阳好人雷仪群创新推出“代理儿女”服务,以“居家服务+菜单服务+应急服务”模式,“一对一”帮扶失独家庭老人。如今,该服务已扩展到关爱留守老人,前进里社区19位老人找到称心“儿女”,志愿者累计服务老人1480余次,开展心理疏导、户外活动200余场次。65岁的志愿者王阿姨感慨:“帮别人的同时,也为自己晚年存了份温暖。”

此外,“河小清・志愿行”守护碧水、“防溺水”宣传筑牢校园安全线,各类品牌项目覆盖民生需求方方面面,让“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”的风尚深深扎根。

最美衡阳群众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直播带货,助力消费帮扶。

精准对接,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

“家里老人行动不便,志愿者能帮助上门理发吗?”“能!”在衡阳,群众只需通过平台“点单”,很快就能收到志愿者的“接单”响应——这是服务队推行的“群众点单、中心派单、志愿者接单、群众评单”“四单制”服务模式。依托“衡阳群众”平台,再结合“党的政策宣传到家、夕阳老人温暖到家、矛盾纠纷解决到家”等“十到家”服务,将志愿服务精准送到百姓家门口。

石鼓区青山街道的独居老人周奶奶,通过平台“点单”希望有人陪自己过生日。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、衡阳市公共交通集团驾驶员阳庆元接单后,立刻联合其他志愿者上门,为老人举办了一场温馨的生日会,周奶奶感动地说:“这是我最难忘的生日!”在祁东县风石堰镇,湖南省道德模范、祁东县启航学校校长陈亮伟带领志愿者开展“文化到家”服务,组织留守老人成立书法兴趣班、举办作品展览,75岁的唐爷爷第一次展出书法作品时,自豪地说:“原来我这老头子也能当‘艺术家’!”

衡阳县岘山镇果农李大爷曾因柑橘滞销心急如焚,志愿者帮他卖出5000余斤,解了燃眉之急;雁峰区92岁抗战老兵刘爷爷渴望再穿军装,服务队联系武装部定制军装,圆了老人再穿一次军装的梦想。

六年来,衡阳市模范好人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服务群众50万余人次。服务队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持续深化“好人+”治理模式,让志愿力量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“金钥匙”。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

作者:王振亚 高正如 刘雅伦

编辑:孙雨桐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